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最近,一项研究别出心裁的分析了自嘲可能给人带来的好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苏黎世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了70个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并考察了他们自嘲的能力。这项发现支持了长期以来的一种看法:自嘲不仅是种独特的品质,而且和乐观的个性、良好的情绪有直接联系,是富有幽默感的基础。
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评价自己的能力——在困境中的幽默感。此外研究者还会让被试的一到两个朋友来完成对其相同的评估。当学生们在电脑上填写这些问卷时,相机暗中拍下了他们的脸。然后,研究者会用Mac的Photo Booth软件把这些照片处理一下,让他们看起来像哈哈镜里扭曲的镜像一样。
随后,被试被要求对实验中获取的所有扭曲照片进行排序,当然,他们自己的被处理过的照片也会被随机插入照片组中,这时实验才真正开始。当研究对象在看到照片时,相机会拍下他们的脸,来看看他们是否对自己的照片笑了。事后,研究者会采用一种情感表达的评级法来分析录像,看看被试的幽默表情到底有多真。
结果发现,有80%的受访者看到自己的愚蠢形象时,至少真正笑了一次。尤其是那些声称有自嘲能力的人,如果他们的朋友也做出如此评价的话,他们笑的次数会更频繁,也更强烈。
此外,人们对自己的自嘲能力的感觉和其朋友的评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这表明人们的自嘲能力要么比他们实际表现的更好,或者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
更为有趣的是,人们的自嘲能力和嘲笑别人脸孔的扭曲图像的次数之间没有关联,这说明当某项特征与人们自己的心情和性格有关时,要比只是单词的滑稽图像好笑得多。
同时,研究还发现,自嘲能力越强的人,往往也更加开朗,不会太严肃,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更好的情绪。
虽然对人的幽默感的研究看起来毫无价值,但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对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微笑和乐观和身心健康是息息相关的,而幽默感更是社交技巧的一种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能力在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是严重损害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理解幽默的机制,或许就可以解释遭受这些疾病的人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